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打造粤港澳大湾区轻工业人才培养和技术服务高地
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
2019-06-06 11:14
阅读
收藏
广东轻工职业技术学院始建于1933年,其前身是“广东省立第一职业学校”。86年职教初心不改、86年奋斗不止,86年英才辈出。学校坚持立足轻工行业,立德铸魂育人,累计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20多万名爱国爱社会、专业能力突出、综合素质高的技术技能人才,毕业生遍布五洲30国,成为大师工匠和社会脊梁,创造了非凡的业绩,充分彰显人才培养和社会服务在区域经济中的不可替代性,,真正实现了“本地离不开”,为广东、中国乃至世界经济社会发展贡献了“广轻力量”。
打造2+8专业集群,以专业服务轻工业
学校根据广东“十三五”规划的产业新布局,尤其是广州、佛山产业发展规划,学校及时调整办学定位,聚焦轻工领域的战略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和广东省支柱产业,以“对接产业、定位高端、突出特色、示范带动”的整体思路重构专业群,按照“行业背景相同、技术领域相近、专业基础相通、教学资源共享、职业岗位相关”的原则,打造了“设计轻工”“制造轻工”“服务轻工”专业集群。依照轻工产业链,围绕“设计轻工”建设产品艺术设计专业群,围绕“制造轻工”建设精细化工技术专业群,及机电一体化技术、营养食品技术、通信技术专业群,围绕“服务轻工”建设园林工程技术、汽车智能技术、电商、酒店管理、商务英语专业群。完善工业机器人专业等3个协同教学中心建设,推进全校跨学院、跨专业群协同教学工作,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中高衔接试点、高本协同育人试点等工作,实现面向珠江西岸地区高端制造业,培养新兴技术人才;面向珠三角地区服务业升级,培养现代设计、管理、商贸等服务类人才。
打造人才培养高地,以人才服务轻工业
学校坚持铸魂育人,立足粤港澳大湾区,面向轻工业,培养行业转型升级急需的“德能兼备、技艺高超、国际视野”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创新“三结合、三提升”育训并举模式,打造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培养高地,每年向粤港澳大湾区输送近7000名技术技能人才,充分彰显学校人才培养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中的不可替代性。
86年来,学校向社会输送毕业生20多万人,近60%的学生就业于轻工行业、企业,毕业生覆盖广东轻工业所有领域,产生了一大批行业巨头、产业领袖,七位校友企业家受到毛泽东主席、四任国务院总理等党和国家领导人接见。学校是广东轻工业最大的技术技能人才培养基地,誉称广东轻工业的“黄埔军校”。据广东省轻工业联合会专项调查显示:塑料加工及造纸行业 95%的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人员是我校毕业生,广东酒类生产厂家 93%以上的技术骨干均为我校毕业生,广东省制糖企业 90%的技术骨干和高层管理人员是我校毕业生,省内日化企业20%以上的研发工程师来自我校。学校艺术设计学院被称为广东“小广美(广州美术学院)”,我校毕业生是广东创意设计行业的中坚力量。连续多年毕业生多项就业指标稳居全国前列,用人单位满意度达99%。
打造技术创新平台,以科研服务轻工业
学校通过引育高水平师资队伍,与企业共建共享科研平台,联合开展行业关键技术攻关,极大地提升了科研服务综合能力。
一是科技成果丰硕。近5年,学校面向企业开展科技攻关项目278项,获国家科研项目12项,获得省级以上科技奖、发明奖28项,累计申请专利661项,授权专利425项、软件著作权登记103件,专利转化86项,转化成果累积新增产值25亿元。面向轻工企业开展社会培训逾50万人日,技术技能鉴定逾6.9万人次。实施寓研于教、寓研于训,开发科研项目创新课程85门。
二是科研平台与团队建设与服务成效显著。建成了省级工程技术开(研)发中心7个、市工程中心6个、省级轻工行业应用技术协同创新发展中心1个,协同完成关键技术攻关78项,成果鉴定25项,科技进步奖18项,技术转化35项。
三是科研成果产业化水平高。“天然美白活性成分研发及美白化妆品制备关键技术”项目攻克了4项核心技术,获得国家发明专利6件,获省轻工业协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2016年成功产业化,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6580万元。“天然表面活性剂的研发和在发用品中应用关键技术”项目获国家发明专利4件,获得中国轻工业联合会科技进步奖三等奖,2015年成功产业化,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3560万元。“虾呈味基料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项目获2项国家发明专利,获省轻工业联合会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016年产业化,实现年新增销售收入2890万元。
四是知识产权服务能力受到政校行企高度认可。学校是国家中小微企业知识产权培训基地(全国仅3个,华南地区唯一),是广州市知识产权试点学校、南海知识产 权试点学校,每年开展知识产权培训1500人次。五是国际科研合作初显成效。与美国威斯康星大学高分子工程中心联合开展高分子材料加工新理论与新方法的研究,面向生物医学材料、超临界流体微发泡挤出技术等领域开展合作;与印尼三务集团共建全球椰子加工技术研发中心;与美国田纳西大学化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合作研究 PET 基静电耗散材料,取得了较大的突破。